来源:脊梁in上海

话说有一种动物,应该是最近大家最频繁刷到的了...蝙蝠...

凭一己之力封印了病毒千年,昼伏夜出,努力扮演一個孤獨的潘多拉盒子,而且長得真的是一张死神脸,万万没想到……還是扛不住被吃...這生生世世的努力,終究還是錯付了...

要是還嫌說的不清楚,還有更簡潔的總結:

貝爺那麼牛逼的人吃蟲子去掉頭就吃了,小蛇咬掉頭就吃了,死去的斑馬肉,大象糞便榨汁都沒事,唯独吃蝙蝠烤了4个多小时,生怕烤不透,你细品?

這次的事情大家也都關註得不能再關註了,傳染源一栏,写着野生动物,可能是某种菊头蝠。

菊头蝠,是我国常见的一种蝙蝠种类,在我国许多省份都有分布,一般生活於山洞中,與其他蝙蝠共棲,停留在洞邊緣或近洞口巖石頂壁上。以夜行性飛行生活的昆蟲為食。

虽然之前被流传的一些蝙蝠湯之類的圖片嚇得夠嗆,但脊梁抖抖索索去搜了下菊頭蝠的照片,沒想到毛茸茸的,豆豆眼,意外地看起來還是挺可愛的。

确实和蝙蝠一贯凶神恶煞的形象不一样,脊梁大著膽子再多搜了幾張,菊頭蝠哪怕給特寫,樣子也沒有那麽可怕,反而還有一点点呆萌。

不过,也不要被菊头蝠无害的形象所迷惑,和其他蝙蝠一样,无论是啥品种的蝙蝠,只要是蝙蝠,他们都是在哺乳动物进化链顶端的生物。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

妳覺得最成功最無敵的哺乳動物是什麽?

大部分人可能会说是人类自己。

没错,脊梁一開始也是這樣認為的。但是看完蝙蝠的各種特異功能,妳就必須承認蝙蝠真的太太太太牛啤了!

寿命

不合情理地长长长

首先,有一個大家從小在學校課本上就知道的生物學常識:對於恒溫動物來說,體型越大一般寿命也会越长,心跳越慢。

比如大象的心跳只有每分钟26次,平均寿命60年。

蓝鲸的心跳可低至每分钟2次,平均寿命80岁。

老鼠心跳可达次每分钟,寿命只有区区1-3年。

跟蝙蝠體型差不多大小的動物,因為心跳速度非常快,所以壽命普遍都不長,比如家養的小倉鼠,差不多每隔3年就會遭遇一次生离死别。

松鼠算是小动物里面长寿的了,寿命也就是8-10年。

然而,有些蝙蝠可以活40年之久!!!

這些長壽蝙蝠有長耳蝠、吸血蝙蝠、鼠耳蝠,再有就是前文我們提到過的菊頭蝠。

因為小型哺乳動物身體散熱會非常快,所以需要更高的新陳代謝速度以維持體溫,蝙蝠就是如此。

而且,它們日常都在飛行,遭遇的能量消耗與體溫維持的挑戰更大,所以需要更強的新陳代謝速率,飞行时的蝙蝠心率可高达次/分钟。

如此高频的心跳,不少蝙蝠却能活40年意味着什么呢?

也就是說不少蝙蝠的壽命能趕上狒狒、野駱駝和犀牛這些大型哺乳動物。

超高频心跳却能活超级久,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大约在万年前的一次基因突变中,蝙蝠一族獲得了修復基因的本領,所以它們的體細胞能以遠超壹般動物極限的次數分裂(人類的體細胞通常分裂次數為50~次)。

長壽的蝙蝠不僅能長時間冬眠,還能夠更有效地保存能量。比如吸血蝙蝠可以調節自己的體溫高低,這在哺乳動物中非常少見。這種能力讓吸血蝙蝠能夠在無法吸血的情況下保留能量。

和其它按定律生老病死的動物不同,鼠耳蝠最後通常死於饑荒、脫水或意外事故,很少死於老年病變,蝙蝠中最长寿的鼠耳蝠可能已经演化出修复细胞损伤但不诱发癌症的独特染色体机制,和其它按定律生老病死的動物不同,鼠耳蝠最後通常死於饑荒、脫水或意外事故,很少死於老年病變。

研究表明如果人类掌握了蝙蝠长寿的秘诀,可以把人类寿命延长到岁。

下面这个人手里拿着的就是鼠耳蝠。哦不,是人类长寿的钥匙!

40度

超高体温

自然界存在著種類繁多的真菌,其中不乏致命的殺手。盡管能接觸到超過種真菌,哺乳類動物卻只會感染其中不到種,大部分也不會致病。

除了免疫系統的功勞,體溫也在其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絕大多數真菌的活動溫度在4到30攝氏度,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真菌能在37℃以上的环境中存活。

蝙蝠,是唯一一種可以飛行的哺乳動物。但是飛行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我們人類在長跑的時候體溫也會超過37度的正常體溫,那蝙蝠呢?

答案是,蝙蝠在飛行的時候體溫高達40度!!!簡直就時把人類發高燒的溫度當成飯吃,這是什麽體質!

前文我們提到,不少蝙蝠種類能修復細胞損傷但不誘發癌癥。既然已經不怕細胞分裂磨損了,那還不放飛自我?于是蝙蝠将体温干脆就提高到了40℃,拼命地燃烧卡路里,还将自己的免疫系统调成了“常开模式”。

要知道,我們人類的免疫系統全開模式就是“發燒”,這是為了用高溫消滅多數病原體的應激身體狀態,如果長時間處於這種高溫中身體是受不了的,所以我們的免疫系統在被病原體激活後才開始工作,有時候一些猛烈的病原体就可以在我们免疫系统还没有来得及反应的情况下一举击入,将人打倒。

但是蝙蝠,飞行的时候一直都在发高烧!!!

生活就是发烧,发烧就是生活,完全没毛病!它们拥有哺乳动物中最活跃、最强力的免疫系统,所以就算是非常厲害的細菌病毒在絕大部分情況下也奈何不了它們。

不过免疫系统强大。并不意味着就可以将所有病原体消灭干净了。

而是将这些这些病菌压制住了!

那么可以想像,在蝙蝠免疫系统强力镇压下的病菌会受到超常的锻炼,在强大的选择压力下变得更强大、更邪恶。

蝙蝠的身體反而成了培養超級病原體的病毒庫,蝙蝠自己倒是沒事。什麽埃博拉、馬爾堡、亨德拉、尼帕、狂犬病、SARS病毒、MERS冠狀病毒,完全都幹不死蝙蝠,但是卻把其它動物給坑慘了。

超能力

雷达回波、超高音频...

当然了,蝙蝠除了身体上的无敌,本领也是无敌的。蝙蝠侠看过吗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飞行识物的本领了。

大家都知道蝙蝠的视力很差,但一个洞穴里常常群居着上千只蝙蝠,那么它们是靠什么来识别方向不互相撞来撞去的呢?

答案是回声定位。蝙蝠在飛行時,從喉嚨裏產生每秒振動次以上的超聲波,經過嘴發射出去。超聲波遇到障礙物反射回來,傳到蝙蝠那大而靈敏的耳朵裏,使它對於前面的情況了解的如同眼睛看到的一样清楚。

也因此,人类根据蝙蝠的飞行识物的能力,研究出了雷达。

一个怎么够,蝙蝠还有其他超能力比如:

可以让叫声每秒达个回声重叠的超级嘴部肌肉

适应不同的声学传感任务的超级耳朵

最高可达千赫的超声波叫声……

我的妈这是技能树全都点完了。。。

不要

吃野味!!!

一般來說,生物在進化上的親緣越遠,就越不容易共患疾病。比如鳥類雖然也是恒溫動物,但因為它們是恐龍的後代所以只有很少的病可以從鳥類傳播到人身上(禽流感)。

相對來說蝙蝠體內的病菌就相當致命了,因為蝙蝠也是哺乳動物。只需要一点小小的变异,就可以传播到其它野生动物,在经由野味市场传播到人群中来。

想想人家蝙蝠

高高站在哺乳动物进化链顶端

却选择在幽暗潮湿的山洞生活

你不去招惹蝙蝠

蝙蝠根本不会来主动打搅人类

为什么偏偏要去吃蝙蝠呢?!

我們還不知道蝙蝠體內還有多少潛伏著的,隱而未發的可怕死神。

而且我覺得蝙蝠已經盡到最大努力長得不像個食材了,如果蝙蝠會中文,估計要把

“我踏马的不能吃!!!”

“吃我biss!!!”

进化到脸上。

吃蝙蝠的人到底是补啥啊,为了补晚上上厕所不开灯吗?

另外还有个民间传说:蝙蝠是老鼠的升级版,传说一只老鼠没有沉迷欲望逆水修炼,有一次人间遭难,老鼠发善心救了大水中的难民,后来天庭赏功,赐了它一对翅膀。这就是蝙蝠。

萬物有靈,所以真的不要招惹它們了,我們對大自然還是要有敬畏之心!

还能购买的口罩链接

附:

避瘟香囊:

台湾著名胡乃文中医师「避瘟香囊」:这个是古时候中国人用来防疫的一个很不错的东西,闻一闻它就可以得到身体上一些免疫体的激发。

这个香囊它只有六味药:大黄、柴胡、苍术、吴茱萸、细辛和羌活。这六味药把它各等份打成粉以后,放在一个布袋里,随时闻一闻。比如说,走路、上班都闻它,或者把它放在口罩里头,甚至把它做成一个袋子放在床上,放在枕头边,然后随时闻到这个东西,可以使得自己的免疫体增强。

最近风大、防止失联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iuerfenga.com/nefyfyl/8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