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白癜风怎么引起的原因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lff/150427/4615308.html
元宵节这天绵绵细雨中无锡发起春季攻势

2月26日,年无锡市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上,个重大产业项目集中开工,吹响奋战“十四五”、全面建设现代化的“集结号”。

主会场奋斗之味浓,八大板块也纷纷亮出“项目单”,排出“工期表”,挂出“任务图”,开年就要加速跑!

鼓牛劲、聚牛力,唱好项目建设“重头戏”,无锡放大招了!

高质量发展,

根基在实体,

支撑在产业,

落点在一个个具体项目上。

在市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会上,市委书记黄钦强调,全面深入推进产业强市,加快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要强化重大项目“主抓手”。

高质量发展看无锡。今年召开的市两会上,他的话同样掷地有声:“要体现无锡强大的产业竞争力控制力。”

竞争力、控制力从何而来?落脚点还是项目。

我们注意到,从工地到车间,从公司总部到创新载体,此次集中开工的重大产业项目涉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项目数量、计划总投资和当年投资额分别增长28.6%、47.7%和28.8%,“涨势喜人”。

一个明显感受是,今年的项目质量更好、结构更优,而且对项目“偏好”明显——不仅要抓大项目,还要紧盯未来项目、“含科量”高的项目。

此次集中开工项目中,物联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产业是“大块头”项目高产区,而且项目带动性都很强,对促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比如,首期投资亿元的无锡先导电子装备及材料项目,建成达产后,将形成国内领先的半导体装备与核心零部件材料产业集群,有望成为培养市值超亿元上市公司的摇篮。

还有华虹一期扩能、长三角(马山)数据中心,无锡多个产业项目都是眼下实体经济“风口”项目,有望成为持“牛耳”者。

数字也可以佐证:今年我市有7个项目拟列入年省重大项目清单,较上年增加5个。要知道,能够进入省重大项目清单,光有“体量”还不行,“体质”还得过硬。

此外,今年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先进制造业项目有个、总投资.5亿元、当年投资.8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24.3%、41.5%和24.6%;从项目结构上看,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占比越来越重,而且投资贡献值越来越大。

更值得一提的是,项目的“科创”因子活跃非常,重大产业项目对“头号工程”太湖科创带建设的支撑作用愈发显现。

何以见得?一起来看。

今年的春季开工中,有27个创新载体项目,总投资达.9亿元,手笔不可谓不大。目前已初步排出的年重点推进的重大创新载体项目19个,重大产业项目个,其中了包括本次集中开工的闻泰智能制造、卓胜微芯卓半导体产业化等项目。

还有华虹一期扩能、长三角(马山)数据中心,无锡多个产业项目都是眼下实体经济“风口”项目,稳准狠地成为持“牛耳”者。

此外,今年我市首次有5个创新载体项目拟入选省重点项目,数量甚至超过了同省其他“万亿”级城市。来自横向的比较,也充分说明无锡以“项目”锁定未来的布局之心。

“紧盯未来”的项目最直观地反映了“十四五”开局之年无锡科技创新核心战略、产业强市主导战略的延续和升维。

太湖湾科创带建设已经打下桩基,重大项目就是建设的鼓点。

可以预见,在更宽的赛道上,跳出资源依赖发展方式、以科创原力觉醒的无锡未来可期。

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增长。

产业强市纵深推进以来,

抓好项目这张王牌已成为无锡上下的共识。

“抓发展必须抓产业、抓产业必须抓项目。”无锡市委副书记、市长杜小刚指出,各地各部门要只争朝夕、不负春光,大力发扬“三牛”精神,鼓牛劲、聚牛力,迅速掀起项目建设“春季攻势”。

这是一次推进会,更是动员会、誓师会。

诚如市长在推进会现场所言,“十三五”开创了无锡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数量最多、质量最好、规模最大的“黄金时代”。

“十三五”期间全市共实施个市重大产业项目,计划总投资亿元,平均投资规模17.3亿元,截至年11月底,累计完成投资亿元,投资完成率59.9%。

其中,个项目已实现竣工投产(或部分竣工投产),竣工率51.6%;竣工项目计划总投资.1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亿元,投资完成率83.9%,实现产值.9亿元,税收.1亿元,带动就业人数人。

“黄金时代”缘何而来?无锡有啥高招唱好项目建设“重头戏”?

最为关键的一招,就是产业生态的优化提升。

一个重大产业项目,可以集聚一批产业发展要素,带动一条产业链的发展,酝酿出产业发展的新力量。

“十三五”期间,无锡重特大集成电路产业项目高频次落地,形成了覆盖设计、材料、制造、封装测试、装备及配套支撑的全产业链,在各环节涌现了一批领军型企业,使得无锡具备了打造有完整环节、有核心技术、有规模效应、有竞争优势的世界级集成电路产业链的条件。

除了集成电路,物联网、生物医药等产业链完整的产业集群都是在“十三五”期间形成的;还有尚未浮出水面的海洋装备产业,也是在这一时期脱胎换骨。

剖析内里,与华虹、中环、阿斯利康、SK海力士、药明康德等一批重大项目的落地、竣工投产,改变无锡产业生态密切相关。

正是它们的到来,对新兴产业发展起到推动效应、对传统产业升级形成拉动效应、对现代服务业发展有了提升效应、对产业集群的促进效应日益显现。

当一座城市重大项目契合产业发展方向,产业发展方向又契合未来潮流,沙场上自然不输阵!

“十四五”开局之年,产业与科创双轮驱动之势不但不会减弱,反而迅速提档。

“黄金时代”不是过去式,而是进行时!用实打实的项目为城市强筋健骨,成就城市的未来。

在今年年初太湖湾科创带建设指挥部会议上,黄钦一再强调“造链”的重要性。他指出,一些项目来了之后,短期内对税收和就业的贡献可能不会太大,但从长远看,对产业链的补充、延伸,对产业的集聚发展非常有帮助,这样的项目还是要下决心支持。

项目造链,正是无锡发力修炼的一种能力。

因为相信,所以看见。

唯有敢于在一颗种子身上看见参天大树的人,才不会被贫瘠的想象力困住手脚。

无锡的“牛势”才刚刚起,好戏还在后头。

“弱者坐待时机,

强者制造时机。”

用来描述当下的无锡再合适不过。

纵向比,产业强市战略以来无锡确实有了不小的进步,但横向比有些差距在拉大,甚至原有的一些优势也正在淡化。

正视问题,就要深刻认识到抓项目建设、比学赶超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坐不住、慢不得。项目开工只是一个良好开端,投产达效才是最终目的。

对于做好今年重大项目工作,无锡正发起“春季攻势”。

精耕细作保“春耕”。完善重大项目推进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评价体系,加强高位统筹,实行挂图作战,大力营造比学赶超浓厚氛围,狠抓项目落地落实、快投快建、达产达效。

优化服务送“春风”。深化重大项目挂钩联系机制,畅通服务“绿色通道”,强化“点对点”“零距离”全程服务,对符合条件的项目实施“拿地即开工”,破除项目建设各环节制度障碍和要素制约。

强化招引抓“春种”。聚焦太湖湾科创带“头号工程”和产业强市主攻方向,落实招商护商专员制度,大力推进产业链招商、市场化招商、海外驻点招商,全力“抢”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项目,勇于“争”科技型平台型功能型项目,敢于“拼”超50亿元、超百亿元重特大项目”。

春种秋收,唯有奋斗才能赋予时间意义。

项目都来之不易,既然已经定下了,就要千方百计、全力以赴,尽快地落实下来。

回望极不平凡的年,我市集成电路产业营收超千亿元,实现利润总额超百亿元,增长达84.1%,跑出了近年来最好成绩。

这背后,以项目为原点,拼出来的“无锡速度”“无锡效率”“无锡温度”功不可没。

在全市上下的注意力、各方面的资源要素都集中到项目建设主战场上来的氛围下,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聚焦项目干。

正是这种“项目为王”的聚焦为无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澎湃动力。

新征程上,更要延续这个好势头、好做法,聚精会神把项目尤其是重大项目抓好了,就能在今年这个开局之年交出令人满意的非常答卷。

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

洋溢在元宵佳节的团圆氛围中,无锡正跃马扬鞭逐春光,以奋斗的姿态向前“犇”!

来源

无锡日报政务融媒记者

高飞刘杨

编辑

文易王琪

编审

禾马

及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iuerfenga.com/nefyfyl/8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