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常婷专栏车前遍地锦NO
王常婷专栏第期 专栏※车前遍地锦 有味药草,特别贱,在厝边道旁、荒郊野外,只要一点点的泥土、阳光、空气、水分,它便可以随处生根发芽,因为得之太易,这味药也被人用得特别广。它性寒无毒,而且能迅速起到清热利尿以及清肝明目的作用。这在一向被视为慢性子的中药里可谓少见。除了药用价值之外,灾荒年月,也可以作为野菜来服用充饥。近年还有医家研究出来,它还能用于治疗痛风,它虽不能解痛风患者之痛,却能通过利尿去湿,,促进尿酸排泻,抑制和清除尿酸盐结晶,从而达到治疗痛风的目的。虽不治表,却能固本清源。如此良药,便是隐身于寻常巷陌百姓人家的车前草。 车前草名字相传源自汉代名将马武。马武带领军队征服武陵的羌人时,因地形生疏打了败仗,被敌军围困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时值六月,酷热无雨。由于缺食少水,将士和战马饥渴交加,大都肚子胀痛,尿血,将士们个个焦急万分。马夫偶然发现有三匹患尿血的马不治而愈,便细心观察马的活动,见附近地面上一种牛耳形的野草被马吃光。为证实这种草的效果,他就拔了一些,煎水一连服了几天,他感到身体舒服了,小便也正常了,于是报告马武。马将军大喜,当即命令全军吃此草,服用后果然治愈了尿血症。因为此草生在大车前。故而名之曰“车前草”。对于这个传说,总觉得有附会之嫌,马武——车前,武陵——野草,名将、名胜,聚合于一野草上,总是太传奇。现实中的车前草本似乎不该有什么传奇,它只该卑微地生长于烟熏火燎的市井里,跻身于砖缝石隙间。在闽南,车前草被读成“jitian”草,应该是古音吧,亦“车”亦“田”,车道田野,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其中便有默默的车前草。 记忆中,寒来暑往,秋收冬藏,每个平常的日子里,女人们在园头屋脚,拔几棵车前草,就着道边小河流水冲几下,放瓦罐里煮一锅凉茶,搁灶头。在外疯了半天的野孩子风风火火闯入,抱起土罐,咕冬咕冬喝下大半缸。女人把煮过的草渣子往猪圈里一泼,有时摘多了,煮不完的生草也直接扔猪圈里。大猪小猪以为是什么好吃的,围着哼哼哼拱着、嚼着,虽不喜欢,因为馋,也会拱得只剩渣滓。除了做药材生意的人,为了便于收藏运输,这里的人很少特意采车前子去晒的,因为车前子与车前草的药效相近,闽南四季都有新鲜车前草,谁爱去晒啊? 据说《诗经》里“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的就是车前草,这里的芣苢在当年应该是作为野菜对待,而不是药草,只是她们日常劳动生活的一个场景而已。怪不得清代的方玉润在《〈诗经〉原始》说:想必每到春天,就有成群的妇女,在那平原旷野之上,风和日丽之中,欢欢喜喜地采着它的嫩叶,一边唱着那"采采芣苢"的歌儿,那真是令人心旷神怡的情景。生虽是艰难的事情,却总有许多快乐在这艰难之中。正因为车前草如此的接地气,所以被人称为贫贱药草。据说还惹来欧阳修为它鸣不平:“治世之人不分贵贱,治学之人不分贵贱。此为古人常理。而治病之药如何分贵贱?”而我以为,只要能治病,这药草越贱才越有价值。 在闽南常用于清热利尿,消肿解毒的药草还有一种药草——遍地锦。相较于车前草的随性野性,它稍显娇气,喜欢欢温暖潮湿的环境。它的茎细、根浅、叶小,特别的娇小柔弱,在物竞天择的残酷环境里,它抢不过恶草野藤,只能偏居一隅,独自靓丽。但是它的繁殖能力却很强,可以新枝扦插或分株繁殖。在老家常看到人们将它种在花盆里,小小的圆叶,如微缩版的铜钱片,(所以也有人称之为“铜钱草”)像翠玉,像绿珠,细细密密地铺满了花盆,有些探出了花盆,如翠绿的锦缎面铺泄而下,特别养眼,名副其实的“遍地锦”。 南方天气潮热常带湿毒,遍地锦或煎汤或煮茶内服可以袪毒去湿,还可以将新鲜的药草直接捣烂,或含或敷,可以治目赤牙炎咽喉肿痛。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药草。 遍地锦如此华丽的名字如果单做药名,实在是太浪费了,宋人便将其编入词牌。属小石调,双调五十六字,如今调已失传,只剩声韵,我想若能唱出,应该也是委婉绵长,只合十七八女郎,于杨柳岸晓风残月执红牙板轻声细调歌之。宋人毛滂《东堂词》里的这首《遍地锦》虽为牡丹而题,似乎用在遍地锦这株药草上,也未尝不可: 白玉阑边自凝伫。满枝头、彩云雕雾。甚芳菲、绣得成团,砌合出、韶华好处。 暖风前、一笑盈盈,吐檀心、向谁分付。莫与他、西子精神,不枉了、东君雨露。 不辜负韶华雨露,才育得出如此的中药精华,车前遍地锦,饥时入食,病时入药,自生自灭,温和袪毒,来自于自然,得之于人心,本草有情,总是以温暖示人。 每次看到小区公园里,绿茵茵的草坪,总是很功利地想:为什么不直接种上车前草或者遍地锦,既养眼又实用。后来终于想明白了,现在草皮上的地毯草,虽经人践踏,可以百折不挠,春风吹又生;而车前草、遍地锦叶肥厚多汁,并不适合践踏,虽一踏不至于香消玉殒,可眼见着绿肥变残汁,翠锦成烂泥,何其残忍!且夫天地之间,人各有志,物各有主,草木有灵,适者生存,或在草丛招摇,或在花盆惊艳;或为他所赏,或为吾所用……车前遍地锦,也许它们喜欢的就是在喧嚣的世界里,不动声色的修行。 王常婷王常婷,女,70后,原籍福建漳浦,现居晋江,供职于晋江市平山中学,业余创作。近年来,小说《我的悲伤你永远不懂》获年度《泉州文学》优秀作品奖;中篇小说《忘了喊痛》荣登《泉州文学》的九月期特别推荐栏目;散文《中药随笔三则》发表于《泉州文学》年12月刊,后被百花文艺出版社的《散文》海外版第3期转载。另有小说、散文、时评、诗歌等散见于《南方周末》、《福建文学》、《散文》、《散文百家》、《泉州文学》、《泉州晚报》、《晋江经济报》等刊物。 王常婷-往期回顾王常婷专栏 红尘往事 NO.期王常婷专栏 爱情不惑 NO.期王常婷专栏 记得当时年纪小 NO.期王常婷专栏 南山北山…… NO.期王常婷专栏 接地气 NO.期王常婷专栏 当归.熟地 NO.期王常婷专栏 肉的滋味,你不懂 NO.期王常婷专栏 送你一把断肠草 NO.期王常婷专栏 中药散文三篇 NO.期 西海岸文化平台现已开通以下作家专栏: 王忠智 陈客 戴冠青 姚雅丽 曹淑风 廖伏树 姚添丁 庄马炮 林世铨 王朝晖 郑剑文 胡建志 寇婉琼 陈丽桔 施伟 林清秀 木雷 郑智得 王勇 林火烟 蔡芳本 林素玲 李英霞 孙传勇 洪少霖 黄建团 贺彦豪 张家鸿 潘翠芸 顾月华 许谋清洪辉煌 栗冰 王燕婷 张明 李妙连 吴奋勇 王小敏 黄秋华 林轩鹤… 骆锦恋 海伦 王常婷 陈谦 蔡水奎…(按开栏的先后时间为序) 爱写作的人都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iuerfenga.com/nefpzff/8343.html
- 上一篇文章: 海南卓力制药携手中国药科大学打造海南黎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