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瓜干,我该怎么对你说
? 我的童年是吃地瓜干长大的。这里所说的地瓜干是和现在人们喜欢的干干地瓜有区别的。地瓜干是生地瓜经过地瓜干刀或者牛耳刀手工切片晾晒后的产物,而干干地瓜则是熟地瓜去皮,用切菜刀切条经过晾晒的产物。那时间,人们舍不得地瓜去皮,并且晾晒干干地瓜也费工费事,基本没有晾晒干干地瓜的。即使有晾晒干干地瓜的,也是用不能割地瓜干的小地瓜煮熟,晾晒一点。 那是个“槽里有草饿不死驴”的年代,只要有吃的,人就饿不死。地瓜干作为人们生活的主粮。在20世纪六十年代初,三年自然灾害的时间,我的老家多亏了地瓜干,才让父老乡亲度过了那段艰难岁月。地瓜干是村里人的救命恩人。 ?地瓜干 地瓜的种类有芽瓜、窝瓜、窝瓜下蛋和蔓瓜。芽瓜用棚子储藏,用于秋冬季家人煮着吃;蔓瓜用来窖藏,来年做种瓜;窝瓜和窝瓜下蛋,因为出粉率高,一般就地打成地瓜干。在刨地瓜地的周围,选择石硼或者平坦的地块,比如收获后的花生地、玉米地、豆地都是晾晒地瓜干比较好的地方。我们把分到的地瓜搬到选择好的晾晒地块。我妈妈就开始用地瓜干刀打地瓜干了。 地瓜干刀,它是在一块一米长,20公分宽,3公分厚的木板三分之一处安上一个锋利的刀片,刀片在农村赶集就有卖的,那时也有用镰刀做刀片的。靠近上部的地方,张开七八毫米的口子,这是掌握地瓜干厚度的地方,在两边固定刀片的位置可调节厚度。下部和木板平面一平。为了打地瓜干省力,我爸爸把地瓜干刀的刀片上下的地方都镶嵌了块薄铁片。铁片发滑,打起地瓜干来省力。 ?用地瓜干刀打地瓜干 我妈妈把地瓜干刀斜插在篓子里,左手扶着地瓜干刀,右手带着用胶皮做的手护,拿着地瓜在刀上“哗呲_哗呲_”地打着,白白的地瓜干就出现在刀的下面的篓子里。我们姊妹兄弟有的负责拐篓子里的刚打好的地瓜干,有的负责在石硼或者地里摆放地瓜干。因为分地瓜一般都是在下午分,到了打地瓜干的时候,一般太阳就要落山了,有时间摆完地瓜干,天就黑透了,甚至有的时间需要点着马灯在地里摆地瓜干。 那时间,广播喇叭的天气预报不是很准,人们经常调侃广播站说:“莱阳县撒谎站,现在开始播送天气预报。”人们多数是靠着经验预测天气情况。窝瓜含水量低,如果天气晴朗,一般三天四日的时间,地瓜干就差不多干了,这时间即使变了天,地瓜干也不会发热霉变。也有遇到连阴天的情况,晒在地里的地瓜干就发了霉,严重时地瓜干中间就烂掉了,就剩下了个地瓜干圈。发霉变质的地瓜干就不能吃了,但可以卖给酒厂,用来酿酒,价格和收入也就大大折扣了。乡亲们也因此为明年的口粮犯了愁。 到了临近冬天了,有时间生产队的地瓜还没刨完,就得顶风冒雪在山里晾晒地瓜干。湿地瓜干受冻就会结冰,太阳一晒,冻地瓜干化了冰,用手一拧,它就往下滴水,那水滴到嘴里还挺甜的。等冻地瓜干晒干了,本来地瓜干是白色的,它却变成了浅咖啡的颜色,煮熟了吃就“咯叽__咯叽__”的,吃到嘴里感觉就像是吃木渣一样。每年都有这样的冻地瓜干。 ?在地瓜地里晒地瓜干 割挂干。我妈妈在山里打地瓜干时,把一些好的地瓜分拣出来,我们把它们带回家,用来割挂干。挂干,就是挂着晾晒的地瓜干。用玻璃碎片把地瓜外面的一层表皮刮去,晾晒一天,这样切出来的挂干,挂到绳子上,就不容易碎。 后来,我妈妈把刮皮的地瓜握在手里,用一把牛耳刀从底部向上推着刀切一公分半左右的厚度,把地瓜倒过来,从一公分半地瓜干的中间再切一刀,这样就成了每页地瓜干七八毫米的厚度,再分别在地瓜的头和腚上,和地瓜干片成纵向各切两刀,一块地瓜的挂干就切好了。 我爸爸在街门口小园的树空里,在适当距离的两棵树之间拴上细绳或是细铁丝,上下好多排;没有合适的树就栽两棵木棍,用绳拴好,也可以。将切好的地瓜干挂到拴好的绳子或铁丝上晾晒。挂干因为两面受光晾晒,不会沾染尘土,干得也快,还好吃。我妈妈每年都尽可能地多割挂干。 ?地瓜干干了收起来 当家家都把地瓜干挂起来的时候,家乡的小山村就有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家家门口白白的挂干一行行、一排排。地瓜干甜甜的、香香的味道,弥漫在小山村的空气中。 把收回家的地瓜干分别储存。挂干储存在院子里的囤子里,在囤子的上面用芦苇编的窄苇席一圈圈地围起来。把挂干一块一块地掰开,以便于放得多一些。否则空隙太多,盛不下多少地瓜干。从山里捡回家的地瓜干放在棚子上、炕上。为了不招虫子,用麦糠把地瓜干培起来。这些储存在炕上和棚子上的地瓜干,一般都是挂干不够吃的时候,才吃它们。或者用它们去大队代销点换酒、去粉坊换点粉条,或是到街上换苹果、桃子之类的。 那时候,大队开了个粉坊,生产队里留一部分窝瓜或者地瓜干,用来粉碎、过滤、沉淀,制成一个个大粉团,用来漏成粉条。到了年底,一家一户分配几斤粉条,过个年。 冬天,地瓜是我们的主粮。地瓜吃完了,地瓜干就变成了主粮。一年到头,吃完软的就吃硬的,都是地瓜做的。有时间就将地瓜干过水蒸熟,去石碾上碾压成糯状,双手将其握成蛋蛋,用地瓜干面粉掺点小麦面把握好的蛋蛋包起来蒸着吃,叫豆蛋子或者叫豆饽饽,就算改善生活了。 ?地瓜干 地瓜干放到麦季的时候就会长虫子,地瓜干的外边一圈,在地瓜皮的里面,这个地方是地瓜干甜度最大的地方,就爱招虫子,转着圈有着密密麻麻的小虫子眼。我趁着奶奶没看见,就用切菜刀把这一圈切下来,或者用手掰下来,偷偷地扔给猪吃。如果让奶奶或者妈妈看到了,少不了一顿臭骂:“小穷贼你,把你咋撒的你,就没有饿着你啊!在六一二年,这些东西也是好东西啊!”我看着手里满是虫子眼的地瓜干,委屈地眼噙泪水,心里说:“地瓜干啊,地瓜干!我这辈子不吃你,也不想你啊!” 自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随着良种、化肥和新的耕作技术的推广,人们的种植结构进行了调整。小麦、玉米等作物产量大幅度提高,地瓜虽然产量高,但效益低、用工多,种植面积也越来越少。即使有种的,也改良了品种和加工形式。我们村里的乡亲们经过引进新的品种,改进晾晒方式,加工出来的干干地瓜,非常好吃,形成了“东村庄干干地瓜”的品牌,享誉全国。干干地瓜在我村形成了一个特色产业。 地瓜干,在人们贫穷挨饿的年代里,是你填饱了人们的肚皮,让老百姓艰难地活了下来,这是你不可磨灭的功绩!现在,地瓜干又成了城里人的念想,在一些高档的餐桌上,也偶尔能看到它的影子。可是对我来说,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地瓜干,我不爱你,当年是你却给了我温饱,但,让我说爱你,的确不容易。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冒犯请联系本人删除)?长按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iuerfenga.com/nefpzff/8312.html
- 上一篇文章: 两味药,ldquo引走rdquo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