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蓼根又名蓼根红辣蓼根本草纲目大全
「入药部位」蓼科植物水蓼的根。「性味」味辛,性温。《贵州民间药物》:"性温,味辛。"「归经」入肝、肾、大肠经。「功效」活血,调经,健脾,利湿,解毒,消肿,除湿,祛风,活血。「主治」主月经不调,小儿疳积,痢疾,肠炎,疟疾,跌打肿痛,蛇虫咬伤,泄泻,脘腹绞痛,风湿骨痛,皮肤湿癣。「附方」1、治月经不调。 水蓼根30g,当归15g。泡酒服。 2、治小儿疳积。 水蓼草根、麦芽各15g。煎水服,每日服3次。 3、治肠炎痢疾。 水蓼鲜根60g(干根30g)或全草60g,水煎服,连服3天。 4、治绞肠痧。 水蓼草根15g。煎水服。 5、治跌打肿痛。 红辣蓼根30g,韭菜头30g,食盐9g。共捣烂,敷患处。 6、治痢疾。 水蓼根一两,同米五钱炒黄,去米,用水适量煲成一碗,一日作两次分服。 7、治风湿骨痛。 ㈠水蓼根二两,同猪粉肠三两煲熟,用酒少许冲服。 ㈡红辣蓼根二两,小叶榕树叶一两。用酒炒热敷患处。 8、治血气攻心,痛不可忍。 蓼根细锉,酒浸服之。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20g;或泡酒。外用:鲜品适量,捣敷;或煎水洗。「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40-70厘米。茎直立,多分枝,无毛,节部膨大。叶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4-8厘米,宽0.5-2.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全缘,具缘毛,两面无毛,被褐色小点,有时沿中脉具短硬伏毛,具辛辣味,叶腋具闭花受精花;叶柄长4-8毫米;托叶鞘筒状,膜质,褐色,长1-1.5厘米,疏生短硬伏毛,顶端截形,具短缘毛,通常托叶鞘内藏有花簇。总状花序呈穗状,顶生或腋生,长3-8厘米,通常下垂,花稀疏,下部间断;苞片漏斗状,长2-3毫米,绿色,边缘膜质,疏生短缘毛,每苞内具3-5花;花梗比苞片长;花被5深裂,稀4裂,绿色,上部白色或淡红色,被黄褐色透明腺点,花被片椭圆形,长3-3.5毫米;雄蕊6,稀8,比花被短;花柱2-3,柱头头状。瘦果卵形,长2-3毫米,双凸镜状或具3棱,密被小点,黑褐色,无光泽,包于宿存花被内。花期5-9月,果期6-10月。「生长环境」生于水边、路旁湿地。「分布地域」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采集收藏」秋季开花时采挖,洗净,鲜用或晒干。「药理作用」1、抗炎作用。2、避孕作用。「相关论述」《贵州民间药物》:“调经,止血行血。”《本草推陈》:"治肠炎,痢疾,肠红便血。"《广西民间常用草药》:"治风湿骨痛。"《广西中草药》:"洗皮肤湿癣。"-本文结束- 本文仅普及本草常识,不做处方 如需使用,请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 对于任何形式野生动、植物的使用 均须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 感谢您连击鼓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iuerfenga.com/nefxgpw/4386.html
- 上一篇文章: 26cunbull苗族甜酒酿26cu
- 下一篇文章: 六周读懂红楼梦妙玉请你喝杯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