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带你了解院士有多大能量对高校究竟意味着什么
白癜风北京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院士是我国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士称号,分为科学院和工程院,原则上为终身称号,院士每两年增选一次,每次共计不超过60人。 最终成为这60人中的一员,主要经过三步:第一步,被提名成为候选人。需要三名及以上的院士联名推荐或者由各省科协、科协下属一级学会推荐(被推荐的都是各个学科的执牛耳者,响当当的人物)。第二步,各个学部组织本学部院士对候选者进行无记名投票,根据投票结果进行排名,例如本学部增选3名,就取前3名当选。第三步,学部委员会、院士大会常设领导机构审批。 由此可见,院士的选举完全是“神仙打架”,候选人随便选一个都是有天赋、有能力的,了不得的科学家,而且还有很多“硬杠杠”,比如:三大奖二等奖及以上(第一完成人)等等。下面举一例,中国金属学会推荐的北京科技大学吕昭平教授,现任北科大副校长,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获得长江学者、杰青荣誉称号,在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攻读博士后,今年刚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论文什么的实在太多,就不提了。 既然院士的当选这么困难,那么成为院士之后在科研、学术上又能获得什么呢?对大学的影响又有多大呢?主要影响有三条。第一,院士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决定高校在其所在学科能获得项目的多少和质量,而项目以及随之而来的经费对科研体系的建设、完善和发展都是决定性的。有项目才能有经费、科研设备,才能留住人。第二,有项目之后论文自然而然来了,论文在职称、学术称号等的评选,甚至教育部学科评估中都占有相不小的权重。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院士的称号是一个屡试不爽的敲门砖。拥有很多领域的话语权和优先权,不管各部门,还是企业、科研院所,这是很多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以上三条运转起来以后就能形成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上的良性循环。如果说高校某个院系是个航母编队的话,院士是当仁不让的航空母舰,一个院士撑起一个系的事迹不在少数。顺便提一下,中国科学院大学拥有名院士,比清华北大加起来还要多。这就决定了这所年轻的高校在有些方面可以“凌驾”于清北之上。 结语。目前在世的两院院士仅有一千余人,他们都是国家最宝贵的财富,很多院士都很低调、朴实,除了业内,甚至很少有人他们的名字。他们把一生都奉献给了国家,在这里,小编向您们致敬了!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iuerfenga.com/nefrybw/8750.html
- 上一篇文章: 这种农村野草人称金不换,可制药可洗发,可惜农民把它当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