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美文长在心里的草
北京中科白殿疯醫院 http://hunan.ifeng.com/a/20170705/5797804_0.shtml长在心里的草文/刘希国 至今都认为,你是长在我心里的草,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把你温暖的身影抹去。 春天不经意打了一个盹后,你就迫不及待地歌唱在家乡的每个角落。大田间,荒地里,沟渠旁,坟坡上,墙旮旯,到处是你朴实的身影。你的脸色起初是翠黄的,六片叶还有点嫩,经不住风吹,不知你怎样将坚硬的黄土盖顶起,我叹愕了。你只露出一个头,下巴似乎还卡在地上。才子佳人疏你,诗词歌赋轻你,你就静静地张开眼,等待长高的一天。 纸鸢翻飞的时节,你的身子全然从地里挺出来。深绿的长卵形的叶片,洇着露珠,喷薄着生命的旋律,结实的腰身,叫人产生一种想挹你入怀抿你入口的冲动。于是地上多了忙碌的身影,孩子们鸟雀似的飞向田野的角角落落,挎着小篮,提着铁铲,在地毯式的围剿中,你被铁铲无情“腰斩”。倒伏在篮子里的你敦实肥硕,像一个混得不太好的打工仔。你被洗净,倒入清可照人的粥中,人们就尝到你绵软、清甜、悠长的滋味。苦难的岁月,你是我们无言的好友。 你和你的免遭劫难的兄弟,仍然披拂在地面,根植于厚土,不惮低微的出身,坚持着与生俱来的坚持,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生长着,丝毫没有名牌大学生般的踌躇满志。没有你的日子是难熬的,蓝天漂浮白云般的粥里少了你绿茵茵的色彩,日子便不是日子。大人们就又念叨,孩子们又扮演了斩杀的角色。这时的你已绿叶铮铮,叶片有点硬,失去了绵软醇厚的滋味,甚至有点皱皱巴巴,传达着一种老之将至的哀叹。吃过几顿后,人们摇着头,皱着眉,才算放过了你。 你仍旧在人们心的边缘生长。不与爬山虎争高,不与大丽花争艳,不与芨芨草斗绿,不攀附高枝,不恃强凌弱。还是低调的生活,傲立于自然。虽然你的身子被牛羊踩过,被车子碾过,被岁月的风雨掠过,你依旧长得很低,不阿附权势,不张扬自己。这不能不说低是一种智慧,厚意低俯是一种境界。 麦收结束,我的奶奶便穿着刺花小鞋,颠着小脚到田野上找你。她在你丑丑的身子中间抽出一根根褐色的长着种子的鞭子,说是药用,及时采晒以备不时之需。你用智慧保存了自己。不像蒲公英,蕴藏着无穷的欲望,蓄积着周游世界的理想。阳光雨露的垂爱,蜜蜂蝴蝶的青睐,你不是不想要,是不愿虚伪地追求浮幻的名利,附和污浊的空气。即使平凡,不开花,但能结果,种子可入药,委屈自己的外形,却高尚了自己的精神,提升了自己的境界。你的确是一种智慧的草。 后来上学,我才知道你的学名叫车前草。 你始载于《本草图经》,其中云:“今江湖、淮甸、近京、北地处处有之。春初生苗,叶布地如匙面,累年者长及尺余,如鼠尾,花甚细,青色微赤;结实如葶苈,赤黑色。”你的功用是“主气癃、止痛,通肾气。小便利则湿去,湿去则痹除。伤中者必内起烦热,甘寒而润下,则烦热解,故主伤中......小便利而湿热外泄,不致鼓动真阳之火......” 关于你,还有一段传奇的故事。 相传西汉时有一位名将叫马武。一次,他率军队去戍边征战,被敌军围困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时值六月,那里酷热异常,又遇天旱无雨。由于缺食少水,人和战马饿死、渴死的不少。剩下的人马也因饥渴交加,一个个小肚子胀得像鼓一般,痛苦不堪,尿像血一样红,小便时刺痛难忍,点点滴滴尿不出来。战马拉尿时也嘶鸣挣扎。军医诊断为尿血症,需要清热利水的药物治疗。因为无药,大家都束手无策。马武有个马夫,名叫张勇。张勇和他分管的三匹马也同样患了尿血症,人和马都十分痛苦。 一天,张勇忽然发现他的三匹马都不尿血了,马的精神也大为好转。这一奇怪的现象引起了张勇的注意。他便紧盯着马的活动。原来马啃食了附近地面上生长的牛耳形的野草。他灵机一动,心想大概是马吃了这种草治好了病,我不妨也拔些来试试看。于是他拔了一些草,煎水一连服了几天,感到身体舒服了,小便也正常了。 张勇把这一偶然发现报告了马武。马武大喜立即号令全军吃“牛耳草”。几天之后,人和马都治好了。 马武问张勇:“牛耳草在什么地方采集到的?”张勇向前一指,“将军,那不是吗?就在大车前面。” 马武哈哈笑:“真乃天助我也,好个车前草!” 此后,车前草治病的美名就传开了,因为此草爱长在路旁,所以又称为当道草。 我不得不用仰望的目光看你。 前些日子,在街道转弯处看到有老乡叫卖苦苦菜,我问到你时,她鄙夷地摇摇头;都啥年代了,谁还吃那个。突然就觉得我与你何其相似,你淡出了人们的餐桌,我淡出了故乡的视野。我们都在为生命呐喊、挣扎、贡献、毁灭,而世界正一点点地将我们淡忘,正如我将出足了力,吃尽了苦,受尽了气的父母渐渐遗忘,他们像你一样,低调地活,顽强地生活,扎根于泥土,在痛苦与摧残中,将我滋养。然后,从里到外,整个生命都是无尽的奉献。 丽日消融半坡绿,好风摇动一川春。金黄的油菜花得到了文人们无边的赞美。朴实的你,人们用信任感激的目光攫取了你们的青春盛年,你们的晚年呢,谁过问,我的猪耳朵草? 车前草,你是永远长在我心里的草。 感谢作者 作者简介 刘希国,笔名吴梦圆、寒松、筱喈,网名洪水河畔、弱水三千。汉语言本科学历。出生于祁连山脚下的三堡村,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90年代开始尝试写作通讯、散文、小说、文学评论,先后有作品发表于《中国散文家》、《华夏美文》、《三峡文学》、《山东文学》、《延安文学》、《赣西文学》、《山花》、《岁月》、《楚风》、《金银滩》、《老爷山》、《党河源》、《生命树》、《黑河水》、《祁连风》、《学生天地》、《中学生导报》、《未来导报》等杂志报刊上。获国家、省、地、市、县的各种征文奖励70多次,至今发表约35万字。您可能还对这些文章感兴趣: 点击标题阅读▼ 1.假如没有了牛肉面,会发生什么事? 2.民乐扁都口:绿叶黄花之上的甘青咽喉 3.张掖市通报8起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民乐有两起 推广 欢迎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iuerfenga.com/nefrybw/8427.html
- 上一篇文章: 校园拾遗心如花木,向阳而生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