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盛世密码晋国赵衰赵盾父子引发的潜
笔者说: 在左传中,父子之间的那点儿事是中国人永远越不过去的话题,而“中国式父子关系”的特点尤其复杂,他们既是父子也是师徒,既是战友又是敌人,既是血脉又是君臣,这样的关系决定了中国人的成功往往都与家族历史不可分割。其中更为有趣的是,父亲仁义包容,儿子就刚毅威严,这种关系组合往往会塑造一个强大的国家,比如:姬昌姬发、李渊李世民;反之,父亲坚刚严苛,儿子就懦弱乖僻,这种关系组合则往往会给国家带来灾难,比如:杨坚杨广、朱元璋朱标;春秋时期的晋国赵衰、赵盾父子就属于典型的“老子英雄儿好汉”的类型。不过,今天我们要做的是去谈一谈他们两父子背后所开创的潜能爆炸模式,再去看看这种潜能爆炸模式是如何解锁中国历代盛世密码的。 左传记载的春秋时代是一个精英荟萃、潜能爆发的时代,不说春秋五霸,只说那些脍炙人口的人事物就能深深的震撼着我们的心灵。以赵衰、赵盾父子为例,晋文公流亡十九年,是赵衰在逆境中整合了晋文公的人才班底,才最终实现了晋文公的逆袭;而赵盾则在晋襄公去世后的主少国疑时期坚定、有力的推行了他的精英治国理念,才让晋国的霸主地位延续到了春秋末期。自此之后,“大潜能”成为了中国每一次盛世到来的标志,即:当一个时代精英阶层的先驱者取得一定成功时,其他成功便会源源不断地涌来,这种良性循环使潜能随着爆炸的能量螺旋上升,每成功一次,就有更多的人会发掘出更多潜能,进而获得整个国家的更大成功。 帮助别人发光、赋予别人权力、增强别人潜能、保护别人活力、创造集体共赢,用精英阶层的小潜能换取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大潜能,这就是赵衰、赵盾父子给我们的启示,更重要的是这种潜能爆炸方法论有可能解锁了所有盛世的密码。 这个时代时而黯淡无光,时而变幻莫测,我们需要的不是在夜晚孤独闪烁的微光,而是共同绽放的光亮。 ----------------------------------------------- 一、解锁个人潜能,“恐惧”背后的潜能。 晋国自晋文公称霸诸侯后便成为了中原文明的佼佼者,而其执政核心便是精英共治的理念,但这也造成了大夫威逼公室的结果。赵盾便是晋国大夫中的执牛耳者,其性格如夏日烈阳--刚毅威严,其执政风格的第一个特色便是“恐惧”二字。这种恐惧感很容易逼迫出精英阶层的潜力,毕竟表现最出色的那些人往往是社交范围最广和信息共享方式最多的人。 鲁文公7年,在晋襄公去世后,赵盾本想拥立年长的公子雍,结果因为怕晋襄公夫人穆嬴的责难,且怕穆嬴的党徒威逼,于是就违背了前言而立了灵公。但是,这时候秦国已经在送公子雍回国的路上了,该怎么办?赵盾的决断是:“我如果接受秦国护送的公子雍,就应把他当做客人;不接受,就是敌人。现在已经不接受了,又慢腾腾地出兵,秦国必将产生别的念头。先发制人,可以夺取敌人的军心,这是用兵的好计谋。追逐敌人好比追逐逃犯,这是打仗的好办法。”于是训练士兵,磨砺兵器,喂饱战马,部队吃饱,秘密发兵,夜里出动。四月初一,在令狐把秦军打败,而且追逐秦军到刳首。 决断后就行动,毫无心理负担,一派强打硬钢的风格,赵盾这种暴力、直接的“恐惧式”执政风格,把压力直接传递给了每一位晋国执政者。这种强连接的方式间接强迫了晋国执政效率和执政效果的提高,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它为集体潜能的爆发打下了基础,从而将晋国精英阶层通过压力的方式给连接在了一起,毕竟人们在压力大的时候,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将彼此的手臂连接起来,共同承受压力。 《左传》:酆舒问贾季说:“赵衰、赵盾谁贤明?”贾季回答说:“赵衰,好比冬天的太阳;赵盾,好比夏天的太阳。” ----------------------------------------------- 二、解锁集体潜能,“威刑”背后的潜能。 赵盾的执政风格是不看个人属性和不看过往表现,而是注重他们的社会联系和现实技能,这在当时是一种新型的认知,即:摒弃贫穷与富贵、性格与评价,只看其人其事能否适应晋国文化和人际交往的能力。赵盾驾驭人才的法则在于“最合适者生存”而不是“适者生存”,其执政风格的第二个特点便是“威刑”二字。 鲁文公7年,晋国的郤缺对宣子赵盾说:“往日卫国不服于晋,所以占领它的土地。现在已经归服了,可以归还所占之地。背叛你而不讨伐,怎么显示你的声威?归服了而不怀柔它,又怎么显示你的恩惠?不威不怀,怎么显示你的德行?没有德行,怎么主持盟会?你是晋国的正卿,主持诸侯盟会之事,如果不致力于德行修养,那将怎么办?”赵盾听了很高兴。 赵盾的性格决定了他追求实效并善于做出决断,所以他不认同成事者必须是名气很大的某一个人,而是只认能够在晋国战车中找到自己位置的人;他不认同国家兴盛必须依靠某个贤明的君主,而是只认能够与他同心同德形成合力的人;晋国精英集体能接受“威刑”这种执政文化,其追求的是“光芒不来自于某一个智者,而是来自于群体的闪耀。” 《左传》:把喜事告诉他,用威刑督察他,拿《九歌》勉励它,不让他学坏。 ----------------------------------------------- 三、解锁群体潜能,“同僚”背后的潜能。 大潜能时代必定要从一部分精英先驱者的努力实践转化为整个族群的自然接受,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通过“同僚文化”形成更大团队、影响更多的群体,这事就要从赵盾的父亲赵衰哪里去找寻根源了。赵衰的性格仁和包容,其个人属性既不是顶级智者也不是优秀领导者,但这都不重要,因为赵衰很好地证明了,帮助别人变得更好如何增强自己的个人潜能。个体的小潜能无法预测一个人在工作和生活中取得成功的全部能力,赵衰及其秉承的同僚文化影响了晋国几代人,也为儿子赵盾的执政打下了基础。 鲁文公7年,先蔑出使秦国迎接公子雍的时候,荀林父曾阻止他,说:“夫人、太子都在,而你到国外去迎接国君,这一定是行不通的。你以生病借口不去,怎么样?不然,将遭受灾祸了。派一个代理卿的职位的大夫前去就可以了,为何一定要你去呢?先蔑不听。荀林父为他赋诵了《板》这首诗的第三章,还是不听。等到他逃亡时,荀林父把他的家小和器用财物全部送到秦国,说:“因为我们是同僚。” 在团队的扶持下,人会更富创造力,更能发挥自身所有的潜能,这才是大潜能。大潜能就像才华、创造力和灵感一样,不是你拥有的东西,而是你要发掘的东西。教别人知识时,我们会学得更好,而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知识而学习,这叫作“被保护者效应”。大潜能不是一个人加快脚步,而是一起努力变得更好。 《左传》:一起做官叫作同僚,我们曾是同僚,哪敢对你不尽心呢? ----------------------------------------------- 四、解锁国家潜能,“德行”背后的潜能。 赵衰通过“德行”连接众人的方法为中国人的社交形态塑造了一个雏形,也为中国人开发潜能提供了一个潜能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每一个中国人互相连接,身心都互相传递,毕竟被快乐的人包围并不能保证你一定会幸福,但它会大幅提升你感到幸福的概率。春秋的德行是礼制,其目的之一便是塑造一个让所有人都能释放潜能的生态系统。 鲁文公7年,宋昭公准备杀掉众公子,乐豫说:“不行。国君的同族,是公室的枝叶,如果剪除它,那么树干和树根就无所庇护了。葛藟尚且能庇护它的干和根,所以君子拿它来打比方,更何况国君呢?这就是谚语所说的‘树可以遮阴,你偏偏要用斧头去砍掉它’。一定不可以,国君您要好好考虑一下。”昭公不听劝。穆公、襄公的族人率领国人进攻昭公,在宫内杀了公孙固、公孙郑。 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要预测一个时代能否成功,一个国家能否发挥出大潜能,最好的标准就是看这个时代有没有好的生态系统,因为只有好的生态系统才能产生优秀的集体智慧。毕竟,成功、幸福感和表现都与身边人息息相关,即:集体智慧是“团队的财富,并非只有个人才是团队的财富”,最聪明的团队不一定都是由最聪明的人组成的。 《左传》:应该用德行去亲近他人,这样所有人都是你的左右辅弼之臣,谁还会三心二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iuerfenga.com/nefyfyl/8852.html
- 上一篇文章: 洛神花盛开龙湾南药基地潇湘晨报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