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牛黄为主的清热解毒药很多,名字也差不多
牛黄是牛胆囊的胆结石,是泻火解毒的良药。以牛黄为命名的药物很多,名字都差不多,功效也差不多,但到底该选哪一种呢?从中医的角度来讲,中成药的组成均有具体的功能及主治,即使差一个字也是有不同主治和功效。所以认清各种牛黄丸不同的功效和主治,对于正确的用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药物组成:牛黄解毒丸由人工牛黄、雄黄、石膏、大黄、黄芩、桔梗、冰片、甘草8味中药组成。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用于火热内盛、咽喉肿痛、咽干咳嗽、风火牙痛、大便秘结、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孕妇禁用。 现代应用:主要有解热、抗炎、镇痛、抗病毒、抗惊厥作用。现代主要用于感冒后所引起的口唇疱疹、牙龈肿痛、口舌生疮。 本品含雄黄,不宜久服。孕妇忌用。 药物组成:大黄、黄芩、桔梗、山药、丁香、人工牛黄、冰片、雄黄、薄荷脑。 功效主治:清热,散风解毒。用于肝胃肺蕴热引起的头晕目眩,口鼻生疮,风火牙疼,咽喉肿痛,痄腮红肿,耳鸣肿痛。 本品含雄黄,不宜久服。孕妇忌用。 药物组成:牛黄、大黄、黄连、黄芩、黄柏、栀子、连翘、石膏、薄荷、菊花、荆芥穗、冰片、白芷、川芎、赤芍、当归、地黄、桔梗、甘草。 功效主治:清热泻火,散风止痛。用于热毒内盛、风火上攻所致的头痛眩晕、目赤耳鸣、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大便燥结。 主要用于治疗急性结膜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齿龈炎、齿龈脓肿、风热感冒、胃热嘈杂泛酸、湿热痢疾,高血压等病。 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服药后大便次数增多且不成形者,应酌情减量。孕妇慎用。 药物组成:牛黄清心丸由人工牛黄、当归、川芎、甘草、山药、黄芩、苦杏仁(炒)、大豆黄卷、大枣、白术(炒)、茯苓、桔梗、防风、柴胡、阿胶、干姜、白芍、人参、六神曲(炒)、肉桂、麦冬、白蔹、蒲黄(炒)、人工麝香、冰片、水牛角浓缩粉、羚羊角、朱砂、雄黄29味中药构成,是中成药中典型的“大方子”。 功效主治:益气养血、镇惊安神、化痰熄风。主要用于治疗气血不足,痰热上扰引起的胸中郁热、惊悸虚烦、头目眩晕、中风不语、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言语不清、神志昏迷、痰多质稀等症。 本药中含朱砂,雄黄,不宜过量久服,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孕妇禁用。 主要用于治疗出血性(缺血性)中风后遗症,以及高血压导致的头痛眩晕,不可作为日常败火药服用。 药物组成:牛黄清宫丸由人工牛黄、麦冬、黄芩、莲子心、天花粉、生甘草、大黄、栀子、生地、连翘、郁金、玄参、雄黄、水牛角浓缩粉、朱砂、冰片、金银花、麝香18味中药组成。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镇惊安神、止渴除烦。主要用于治疗营血热盛、热扰心神导致的身热烦躁、昏迷不醒、舌赤唇干、谵语狂躁、头痛眩晕、惊悸不安、小儿急热惊风等症。 本药中含朱砂、雄黄,不宜过量久服,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孕妇禁用。 本药退热镇静效果明显,现在主要用于治疗流脑,乙脑以及外感导致的高热不退,尤其适用于儿童高热惊厥,但由于含有朱砂、雄黄,不宜长时间、大剂量应用。 药物组成:牛黄清胃丸由人工牛黄、大黄、菊花、麦冬、薄荷、生石膏、栀子、玄参、番泻叶、黄芩、连翘、桔梗、黄柏、生甘草、牵牛子(炒)、枳实(沙烫)、冰片17味中药组成。 功效主治:清胃泻火、润燥通便。主要用于治疗心胃火盛导致的头晕目眩、口舌生疮、牙龈肿痛、乳蛾、咽痛、便秘、尿赤等症。孕妇禁用,阴虚火旺者不宜用。 牛黄清胃丸可以用来治疗心、胃火上炎导致的牙龈肿疼、口臭、口疮、胃肠湿热导致的便秘,其药味平和无毒,可作为家庭常备的败火药。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iuerfenga.com/nefyfyl/1145.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药故事牛黄
- 下一篇文章: 神医扁鹊与牛黄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