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萎缩性胃炎是癌前病变”、“萎缩性胃炎迟早都会癌变”等等传言,这使很多朋友人心惶惶。

事实果真如此吗?我们该如何对待呢?

什么是萎缩性胃炎?

萎缩性胃炎并不是胃的体积变小了、变皱了,而是胃粘膜变薄了,分泌消化液的腺体减少了。常伴有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及炎性反应。

胃癌的演变过程

在所有类型的胃癌当中,萎缩性胃炎转变的胃癌约占到90%;而它的发生模式叫做Correa模式。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胃癌发展四部曲:

慢性浅表性(非萎缩)胃炎——萎缩性胃炎——肠化——异型增生——胃癌。

图correa教授提出的肠型胃癌发生模式

慢性萎缩性胃炎发展到胃癌,中间还要经过肠化生、异型增生两个阶段,要发展到胃癌往往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

萎缩性胃炎癌变概率高吗?

萎缩和肠化生有一定的癌变率,但癌变过程比较长,癌变机率也比较低。

如何阻断癌变进程?

先来看两张图片:

图肠型胃癌预防策略

上图:肠型胃癌的发生历经30年-50年,漫长的时间(从浅表性胃炎至早期胃癌)中根除幽门螺杆菌后均可不同程度降低胃癌或异时胃癌发生风险,应重视幽门螺杆菌的检测和根除。

上图:胃癌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

一级预防

一级预防即病因预防,目标是防止肿瘤发生。

萎缩性胃炎胃癌的一级预防,主要包括幽门螺旋杆菌(HP)的根除;健康饮食;身心愉快;适当锻炼。

适当增加动物蛋白和新鲜水果、蔬菜的摄入量,减少高危食品比如酸菜、酱菜的摄入。

多吃一些富含维C的食物,这可以阻断亚硝酸化合物在胃内的合成。

少吃腌制食品、咸肉、熏酱食品。

红肉与胃癌的发生有很大关系。红肉指的是牛羊猪肉及肉制品,可以适当少吃一些红肉,多吃一些白肉,如鱼、鸡、兔肉等。

还有,要少吃一些火锅、麻辣烫等食物,还有少喝酒,尤其长期饮用白酒对胃粘膜慢性损伤,易于诱发胃癌。

另外,建议患者保持身心愉快、适当锻炼,不要老处在长期压力或精神紧张的情况下进行工作和生活。以上是主要是针对这种高危人群的治疗。

二级预防

二级预防中,积极治疗癌前疾病或者病变,目前已知的胃癌癌前病变,主要有几种胃部疾病:萎缩性胃炎、胃粘膜息肉、胃溃疡、中重度异型增生,不完全性结肠型肠上皮化生。

尤其有胃癌症家族史、40岁以上有胃病史。

对上述情况需要进行针对性治疗,定期复查胃镜,是发现早期胃癌的重要途径!如果一旦进展至癌前病变,例如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或中重度异型增生,则可考虑行内镜下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

下面这例:“萎缩性胃炎肠化”定期复查诊断早期癌变,内镜下切除。

定期检查胃镜最重要

萎缩性胃炎的年癌变率约为0.5%~1%;而且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所以在癌变之前有足够的机会让我们定期复查胃镜发现它并采取处理。

日常调养

建议患者尽量避免长期大量服用引起胃黏膜损伤的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改善饮食和生活习惯(如避免过多饮用咖啡、大量饮酒和长期大量吸烟)等。

以下生活方式可能有益:

健康饮食:低盐,饮食中增加新鲜蔬菜等;

规律饮食:三餐要规律,避免过饥、过饱;

及时根除幽门螺杆菌;

戒烟限酒,合理服用药物;

适当运动,舒缓压力,保证充足睡眠。

医院消化内镜工作室从年11月成立,陪置“奥林巴斯”内镜设备,致力于消化道早癌内镜精查及内镜下微创手术;熟练掌握并开展了EMR(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SD(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E(内镜黏膜下肿瘤挖除术)、EFTR(内镜下全层切除术)、STER(经内镜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等。内镜下切除(咽喉部、食管、胃、十二指肠、结直肠)息肉、癌前病变、早癌、及粘膜下肿瘤。大大提高了消化道肿瘤的早期诊断、治疗率。

学术任职:

1、中国非公医疗机构协会消化病专科委员会委员。

2、临安区抗癌协会:大肠肿瘤专业委员会专业会委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iuerfenga.com/nefxgpw/8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