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五系龙舟节,吖妈带我去睇龙船”~~~~一首家喻户晓的端午童谣,带我们重回美好童年……

还记得小时候的端午节,跳到河里洗龙舟水,不玩到筋疲力尽都不愿意起来的那种快乐吗?

还记得小时候的端午节节目总是那么丰富,家里人团团围着包粽子,河涌上人头涌动看龙舟,还有粽子、李子、猪耳仔、五色豆粥等应节食品慰藉小馋猫吗?

下面,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些南海的端午节习俗,聊一聊自己的端午节回忆吧!

扒龙船

实际上我们划龙船并不完全是为了纪念屈原。只因我们生长在岭南水乡这片沃土。在古代,珠江三角洲的越族人以水为生,大家以划龙船为水上竞技活动,也是娱乐活动之一。

现在,南海人依然保持着赛龙舟的传统,每年端午前后,锣鼓阵阵,都是南海最热闹的时候。

→戳我get南海端午龙舟观赏指南

吃粽子

现在还有多少户人是亲手包粽子吃的呢?感觉当年被爷爷奶奶赶去捡粽叶、买粽叶、买材料的时候可好玩呢~

洗龙舟水

据说,如果孩子们在端午节当天洗过龙舟水,都会健健康康,白白壮壮哦。成人洗过也能身体健康,眼睛明亮。

南海君小时候也被爷爷奶奶告知端午节要到河里去洗龙舟水,身上才不会长痱子,你们有过这样的经历吗?虽然龙舟水不一定如此神奇啦,但也是我们中华儿女在端午佳节的美好向往,信之,亦无妨!

拜龙母

每年的五月初八都是龙母诞,在黄岐,龙母文化已拥有多年历史。过去,黄岐龙母诞被称作“乡例”,有龙舟竞渡、醒狮表演、搭台做大戏等盛大会景。

五月初八去趁墟的经历,你还记得吗?

号猪仔

端午时节小孩子头上多一个红点是什么情况?说的就是“号猪仔”!

旧时端午节,父母会在自己子女的眉心点一点红色印,俗称“号猪仔”,传说是给自己的孩子做记号,不被鬼怪拉走,以保子女健康平安。所谓“猪仔”,即以前很多父母给子女的外号。

吃李子和“龙牙龙利”

“龙牙龙利”你听说过吗?说的其实是“牛耳仔”!原来,端午也是要吃“牛耳仔”的节日!

每年端午时节都是李子成熟期,李子就是应节水果。“龙牙龙利”也就是一种广东话叫“牛耳仔”的传统零食。“龙牙龙利”和李子通常也会用来作为端午节拜神祭祖的供品。

号外!

进入,输入“最美家书”或点击菜单“最美家书”,即可进入页面写寄语,展心声,10万大奖等你拿!!!

今日最美家书show台:亲爱的宝贝,岁月如梭,转眼间你已经离开父母的怀抱,进入小一班的大家庭。在这里,你和老师、同学们一起唱歌、跳舞、嬉戏;在这里,你学会了独立、自理与自律。看着你第一次穿衣,第一次穿鞋;看着舞台上的你不再愣愣地站着,而是有模有样的跳动着属于你们的节凑,看着你的一点点进步,我感到无比欣慰。宝贝,希望在我们的陪伴下,你在成长的岁月里永远健康快乐!

——大沥钟边幼儿园小一班曹*楠的家长

吃五色豆粥

五色豆粥,即用红、白、黑、绿豆以及赤小豆五种材料所煮的粥(坊间也有以红、绿、黄、黑四种豆和紫米为材料的做法)。传说端午节吃五色豆粥可以起到辟邪的作用。

门口放艾叶、挂菖蒲

不知还有多少人有做这个习俗了……

家门头上挂艾叶,有辟邪功效,将艾叶烧了,其味芬香,能精气神。放艾叶的同时,还有挂菖蒲,喝雄黄酒。祛湿的同时防止岭南地区的温湿及不排热。

小孩挂香包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有避邪驱瘟之意,还有驱虫驱毒功效。用块小布,往里面塞棉花,放些草药(一般是沙姜粉、香术),缝成“小童抱金瓜”或者绣成“秀桃”、“菱角”等图案。

上面的这些端午节习俗是否勾起了你以往的动人回忆呢?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南海人已经简化了一些传统习俗活动,但是这些有趣的习俗活动却给几代南海人的童年带来了无限的乐趣。

你小时候还有哪些好玩的习俗?快来跟南海君分享吧!

南海发布编辑部;素材来源:文明南海

赞赏

长按







































中科是白癜风联合诊疗中心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怎么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iuerfenga.com/nefxgpw/1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