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吃什么能控制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824/5648524.html

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对肠道炎症的控制不佳会导致与疾病相关的并发症,包括长期使用激素治疗,反复住院和穿透性并发症需要肠道手术。尽管生物疗法的出现提高了控制炎症的能力,但干预的时机似乎会影响CD结果。当早期联合免疫抑制策略与密切的临床疾病活动评估以及针对性的治疗调整相结合时,已证明该策略可降低CD相关并发症的风险。这些发现构成了主动疾病监测的治疗的基础和“目标导向的治疗”。

  黏膜愈合(MH)的实现与长期疾病相关并发症的减少有关。在临床实践中,当观察到持续的黏膜炎症时,内镜评估黏膜疾病活动并伴随治疗的调整会增加黏膜愈合的可能性,最终达到黏膜愈合。临床试验数据表明,与仅基于症状的评估相比,基于临床症状和粘膜炎症生物标志物的治疗升级可改善黏膜愈合的实现。支持对粘膜炎症的随访评估,以优化黏膜愈合的实现,尤其是在开始或调整生物制剂疗法的高危炎症性肠病(IBD)人群中。

  然而,缺乏对在监测粘膜炎症的现行实践模式以及与监测方法相关的结果的了解。美国的一项研究以大量的炎症性肠病患者为研究对象,(1)评估了目前在新开始生物治疗的炎症性肠病患者中监测黏膜炎症的实践模式,以及(2)是否通过内镜检查,粪便钙卫蛋白(FC),和/或生物治疗开始后的影像与疾病相关并发症的纵向减少有关。

研究结果:在生物制剂开始后的头24个月内,对56.4%的CD患者和67.8%的UC患者进行了监测(主动或反应性),早期(6个月以内)的主动监测是基于内镜检查的(87.9%),在11%的CD患者(n=/19,)和12.8%的UC患者(n=/)中进行。与不进行早期监测相比,早期积极监测与CD的疾病相关并发症的减少相关,主要是由于激素使用量减少所致。

  在这个超过27,名炎症性肠病启动生物治疗患者中,评估了监测粘膜炎症的实践模式,并做出了一些关键性观察。首先,大约40%开始进行生物治疗的美国炎症性肠病人群在开始进行生物治疗之前的6个月内没有评估粘膜疾病的活动,而近一半的人在开始进行生物制剂治疗后的12个月内没有对黏膜疾病的活动进行评估,且差异很大。其次,对于CD,使用早期主动监测可降低疾病相关并发症的风险,即减少激素的使用和手术的风险。对于UC,早期的主动监测与激素使用量的减少有关,但是这种策略对住院或手术的影响尚不清楚。第三,前六个月进行内镜主动监测的益处与生物学开始后的六个月至十二个月相似。综上所述,早期的主动监测对于减少炎症性肠病(尤其是CD)中与疾病相关的并发症的风险具有潜在的有益作用。

  以治疗为目标的策略要求对粘膜炎症进行客观评估的前提是,症状不能充分代表粘膜炎症,需要更客观的检查来准确指导治疗调整。这在CD中最为明显,其症状活动与粘膜炎症活动之间存在实质性的脱节。在UC中,肠道出血和粪便频率的正常化似乎是粘膜炎症的适当替代物。然而,在症状活动和黏膜活动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特别是在大便次数持续增加的UC患者中。在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中,内镜评估黏膜疾病活动并根据治疗对炎症的改善与否进行调整方案,观察到最终在CD中获得黏膜愈合的可能性增加以及在UC中获得黏膜愈合有关。在全美国超过27,名炎症性肠病患者的常规实践队列中,观察到早期主动监测粘膜炎症(主要是内镜检查)和疾病相关并发症的减少,对于CD而言,这种现象似乎比对UC更为明显。值得注意的是,发现接受主动监测的CD患者使用激素和进行手术的风险有所降低,对于UC,观察到采用主动监测策略时激素的使用量减少了。然而,重要性对其他健康结果的影响尚不清楚。

  最近的一项CALM试验证明,基于临时生物标志物的结果的治疗调整会促进新诊断CD的患者更高的内镜黏膜愈合率,进一步支持了检测粘膜炎症以指导CD治疗决策的基本原理。在美国开始生物制剂治疗的CD患者中,没有对粘膜炎症进行基线评估或随访评估(肠镜或粪便钙卫蛋白),这表明基于症状的监测仍广泛用于CD中。应考虑对需要进行生物治疗的高危CD患者的粘膜疾病活动进行随访评估,以纳入质量指标的指导原则。是否进行随访评估UC的粘膜疾病活动性应该被认为是质量指标尚不清楚,因为数据中症状与UC中疾病活动性的相关性比CD更好,在数据中缺乏主动监测与减少住院或手术之间的关联,以及缺乏一项随机试验表明对UC进行主动监测有益。

  结论:在生物制剂治疗开始6个月内早期主动监测CD和UC的粘膜炎症与24个月内与疾病相关的并发症的减少有关,主要与激素的使用减少有关。

  注:监测肠道黏膜炎症的最佳指标为粪便钙卫蛋白,血沉和C-反应蛋白无法敏感地监测到肠道的炎症,症状的监测非常不可靠。

  评估肠道黏膜愈合的检查方法为内镜(肠镜、小肠镜等),粪便钙卫蛋白的水平与黏膜愈合呈较好的相关性。

  实际上,无论采取何种治疗方法,都应该对黏膜炎症进行监测评估,以评估该方案的疗效,黏膜愈合的目标应始终贯穿在治疗的始终,这是减药甚至尝试停药的唯一可靠依据。

参考文献:USPracticePatternsandImpactofMonitoringforMucosalInflammationAfterBiologicInitiationinInflammatoryBowelDisease.

想了解更多克罗恩病知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iuerfenga.com/nefxgls/7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