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牛耳枫,又称虎耳草、南岭虎斑木、伪楠树。

植株特征

常绿小灌木,叶片单生且交替,质地坚硬,形状从宽椭圆至倒卵形。叶尖或圆润或略尖,底部呈宽楔形或接近圆形,叶边完整且微微向内卷曲。叶片上表面鲜绿色,下表面散布细小白色乳突,侧脉清晰。花序聚集于叶腋,单性,雌雄分开;花朵细小,花被持久不凋。雄花有3至4片花被,雄蕊9至0个,花丝极短;雌花子房不完全两室,花柱短小,柱头两分。果实为卵形核果,表面有瘤状凸起,常覆白粉。花期4月至6月,果期6月至0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00至米的山区稀疏林下、灌木丛或溪流旁。分布于江西、广东、广西、福建、湖南等省份。

采集与加工

夏季和秋季采收,切段处理后晒干或使用鲜品。

药材特征

茎枝圆柱状,灰绿或浅灰棕色,质地轻而硬,易折断,断面灰白或浅棕,髓质疏松或中空。叶片宽椭圆至倒卵形,叶尖钝或尖,叶边完整内卷。上表面草绿至浅灰棕,下表面浅绿至灰棕,叶脉下突出,侧脉清晰。叶片坚硬,气味微弱,味道略苦。

性味与归经

性凉,味辛、甘,带轻微毒性,归肝经和肾经。

功能与效果

清热去毒、祛风活血、止痛消肿。其种仁含富马酸,与琥珀酸结合体外展示微弱抗菌作用。对小鼠灌胃60毫克/千克体重可抑肉瘤S80生长。还具有镇痛、抗电休克和镇咳作用。

临床应用方法临床应用方法

内服时,一般采用煎煮法,用量控制在9至5克之间;若需外用,则可取适量鲜叶捣碎后敷于患处,或用煎煮后的药液清洗患处。牛耳枫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感冒发热、扁桃体炎以及风湿关节痛等病症;而外用时,它则有助于治疗跌打损伤、骨折、毒蛇咬伤以及疮疡肿毒等。

化学成分

牛耳枫含有生碱、牛耳枫碱及其乙、丙两种变体,同时还有少量的反丁烯二酸等成分。

使用注意事项

孕妇应谨慎使用此药材,最好避免使用。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用药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切勿擅自服用,以免延误病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iuerfenga.com/nefxgls/10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