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香港享受美食也許是每個遊客都會做的事,你可能知道香港的早茶,海鮮,粵菜和各種異國美食,可是维拉姐剛到香港卻看到了許多對我們而言曾經熟悉或頗感新奇的傳統工藝製作糕點。在香港這個全球租金最貴的地區看到有人在堅持做這些平價卻並不簡單的食物不禁有小小的感慨,於是想記錄下來與大家分享,看看這裡面有沒有您家鄉美食的影子。[钵仔糕]

砵仔糕是一種傳統廣東人民自創的小吃糕點,也是香港街頭常見的傳統小吃。傳統的砵仔糕以黃糖、粘米粉等造成後,放在一個瓦製的小砵內蒸熟;吃的時候才把砵仔糕從小砵倒出來,以竹籤穿起來吃。有的砵仔糕加入紅豆;亦有砵仔糕以白砂糖製造,因而是白色的。

有關口味,見仁見智,我個人是不太喜歡吃砵仔糕。現在的商家也是極盡創意,想出了紫薯,南瓜,紅菜頭等各種新口味

[芝麻卷]

芝麻卷全稱黑芝麻卷,是香港特色甜食之一也是滿漢全席中第一宴席的其中一道菜式,如今即使在酒家也幾乎看不見芝麻卷的蹤跡。其賣相有如小型黑色布匹綢緞,亦因為像一卷曝光菲林,又名「菲林卷」。通常做芝麻卷會卷七圈,每一圈都很平均,咬落去彈牙清涼。

除了原味黑色芝麻卷之外,還有橙色的加入橙汁味的芝麻卷。

[芝麻糕]

芝麻糕,材料與芝麻卷相似做法略有不同,地道的做法要第一層蒸到成型再倒漿蒸第二層,成品共有九層。好的芝麻糕入口煙韌彈牙,是老少皆宜的甜點,深水埗这家老字号做得很地道,能明显看到九层,口感偏软糯,但顺滑润口,我個人比较接受这个味道,网上也有香港当地人觉得味道不如从前而感到失望的。

另外還有種[紅豆糕],材料不同做法類似

[白糖糕][紅糖糕]

白糖糕咬一口甜甜涼涼的,記得上海以前也有和白糖糕類似的一種東西,稱為“倫教糕”,現在好像已經不多見了。

[香蕉糕]

香蕉糕裡面並沒有真正的香蕉,只是形狀和味道比較像而已,其香蕉氣味來自香蕉油。香蕉糕是香港的傳統小吃,在年代以前,物質不豐富的時代,香蕉糕曾經是甚受歡迎的零食,如今香蕉糕在香港已不常見。

[糖蔥餅]

糖蔥餅使用類似春卷的白麵皮,捲了糖蔥和椰絲、芝麻等包起,糖蔥就是指白糖和麥芽糖熬製成飴再拉成中空,形狀像蔥。

是一種極甜的食物

水泡餅是一種鬆脆的小點心,知道什麼是水泡嗎?水泡就是救生圈,所以原始的水泡餅是個圈,現在已經逐漸進化成實心的了。花占餅也稱肚臍餅,在水泡餅的基礎上加一朵花,有點像我們小時候袪蟲吃的寶塔糖。

[皮蛋酥]

皮蛋蘇是以皮蛋做餡,在嫁女餅中蛋象徵新婚娘子能開枝散葉。由於孕婦多吃酸薑皮蛋,故最初皮蛋酥是以蓮蓉包酸薑和皮蛋的。到年代,人們的口味開始喜歡只以蓮蓉、豆蓉(鹹綠豆蓉)加半隻皮蛋來吃,便漸漸淘汰了傳統的皮蛋酥

我在流浮山吃到的皮蛋蘇居然是簡單粗暴地放一整個皮蛋在裡面,除了皮蛋就沒有其他餡料了,这個口感估計也只有流浮山嘗得到。

很洋氣的一個名字,是一種油炸麵食。用蛋,油和麵粉混合而成的麵團炸起后撒上糖粉食用,似乎全世界都有與之類似的食物。

牛耳仔據說源自戰國時期,當時是用真的牛耳切碎製成餅,意為執牛耳,立誓為盟,聽著很血腥,現實版的牛耳仔加入南乳奶油,香脆可口

這次先介紹十種糕點,能看完的都是真愛,由衷感謝!下次會再介紹一些其他糕點,美食或生活趣事,有什麼想看的歡迎留言給我,現在暫時決定用繁體字發帖,如果大家覺得不方便也請提出,如果覺得內容還不錯歡迎轉發,謝謝。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中科白癜风看皮肤病更专业
以治疗白癜风为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iuerfenga.com/nefsltx/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