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牛耳者郑东平2021三宝艺术周白皮
在景德镇的陶瓷贸易领域,郑东平无疑是步步为营的标杆。从年投身商海,到新世纪的“艺术瓷”、“大师瓷”骤兴,在其热度空前之际,毅然转向茶器、陈设器,又历经近两年的茶器暴热,果断缩减业务,专注于薄胎瓷的灯具研发和生产。 和郑东平谈话,总能感受到一种深刻的内敛和清醒,没有欢呼忘我的兴奋点,也没有怅然若失的悲凉。他是一个极简的人,就像他的东铭空间一样,明亮简洁,没有丝毫多余的装饰。 “做陶瓷,就是做人”,他说,“稍不克制,可能多年的投入就灰飞烟灭了。” 我亲历过“大师瓷”的尾声。所谓“尾声”,在今天的茶器暴热时刻看来,仍是望尘莫及。当然,茶器暴热已属市场畸变。可想而知,“大师瓷”是何其疯狂。如今,景德镇的陶瓷江湖,仍有不少“遗老遗少”的凄惨传说。显然,郑东平是幸运的,按他的性格,也是自然而然的。 “茶器受追捧,是好事,价格高也是好事,但是持续再持续,显然不符合市场规律”,他说,“高端市场的量一定是少量的。除非全民富裕,随随便便一个人家都称得上富裕。” 说到这里,他递过来一支烟,同时把打火机也递过来,接着将烟灰缸移到我跟前。然后继续茶事。 我疑问怎么会转向似乎市场受众更小的薄胎瓷。 他笑了笑,反问我这个空间里的薄胎瓷器好不好看。 我连连点头。他说,“所以啊,这么好看的东西,总要有人去做推广吧。” 我质疑它作为日用陈设瓷价格太贵。他反倒充满自信“相比于家用的一些产品,它的价格肯定不是最贵。最贵的灯具,工业制造的,随便一个著名品牌都贵得多。因此价格不是问题。问题在于,你能不能接受它的美感,具备不具备家居收藏瓷的意识。” 确实如此。作为景德镇陶瓷传统技艺巅峰代表的薄胎瓷,因明代万历年间的匠人“昊十九”而极致。 近四百年来,薄至蛋壳而被称为“蛋壳瓷”的0.5mm,如同手工的神话。其代表性器物一一卵幕杯、流霞盏,至今仍是故宫博物院的绝对重器。 “当然,还有一个问题是,怎么去变通,运用好设计,把它的美跟当代生活结合起来。” 诚然,东铭空间成立至今,一直在努力解决这个问题。我再次环视四周。以传统文化元素居多,间有颇具当代设计感的器物。每个器物都有属于自己的一个小场景。在我的认知里,这个“小场景”也许就是你我他所认可的某个生活实景。 谈到兴起,郑东平带我们参观正在装修的新空间。它将于艺术周期间开放。“这些器物,在这个空间里,也许更有话语能力”,郑东平向我们描述。 我能想象得到,包括新旧空间之间的一方天井,届时也会有宜人的姿态。 楚灰 年9月27日 排版:流光 审稿:江霞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iuerfenga.com/nefsltx/8963.html
- 上一篇文章: 实力演员李光洁受邀出席2019第十届互联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