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天空启示录黄帝内经middot法
白癫病有治吗 http://pf.39.net/xwdt/151016/4710693.html “至善园”健康平台,特聘闫永莉教授主讲“免疫与健康”专题。闫永莉教授: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并在该院从事内科临床与教学工作近40年,曾担任医院副院长,医学教育研究员。 汉字和数字从来是不离开身体,中国文化一个特点就是“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什么都先在身上找,你不从身体上找你就很累,西方学问都是向外求,中国学问都是向内求,一切都称之为内学,这就是中国文化的高明之处。 教小孩子识数的最简便的方法就是比划,所以“一”就是手指一横,“二”是手指两横,因为中指比食指长,所以“二”的下面就长出一点。“三”是三根手指,有人会说那就别交学费学了,接下去比划就是了,那你就错了,至“四”可是一变哦,“四”是攥拳四指向外的样子,“五”呢,又是把拳头松开五指外展的样子,“六”呢,是食指、中指、无名指回收,大指和小拇指外展的样子。“七”呢,是大拇指和食指上举,“八”呢,是大拇指和食指的下放,所以古代有成语“七上八下”。 现在人选楼层愿意选八层,取“发财”意,但按传统文化讲,要七上,不要八下。这是真正的七上八下,不是“十五个吊桶,七上八下”。 实际上《黄帝内经》用的七和八,或许也有女子走上升通道,男子走下降通道的意思。“九”呢,是食指的一个勾。 “十”呢?就是拳头,但《说文解字》里面讲的好,“十”是一横代表东西,一竖代表南北,所以十代表圆满。你看,古人的数全在手上,再弄个长袖子,做生意就是两人的手指在袖子里比划,不伤面儿,还做了人情。《说文解字》这本书,只要我常呆的地方,桌子上永远少不了一本《说文解字段注》,那是一定的。这是学传统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功。 常有人说等我有钱了我再买什么什么书,或者等打折时再买,千万别这么想,所谓活在当下,就是生命禁不起等待和浪费,有了今天,才有未来。还有人常常问我买什么版本的啊,唉!您做多大学问啊,还挑版本! 一般来说,古代的书最好是中华书局的,外国经典就选商务印书馆吧。里面出的错相对少一些,你知道这个大的规矩就行了。 在中国人的术数系统里,认为数字不是一个单纯的计数符号,而是要和阴阳五行和合的理论系统。比如《易经》用六和九,阴用六,阳用九,六和九是至数。《黄帝内经》用七和八,七是阴之用,八是阳之用,所以是用数。生命是要来用的。用的话,就得用“用数”、而不用“至数”。 酸模(中药) 酸模,中药名。为蓼科植物酸模RumexacetosaL.的根。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具有凉血止血,泄热通便,利尿,杀虫之功效。常用于吐血,便血,月经过多,热痢,目赤,便秘,小便不通,淋浊,恶疮,疥癣,湿疹。 别名:须、薞芜、山大黄、当药、山羊蹄、酸母、牛耳大黄、酸汤菜、黄根根、酸姜、酸不溜、酸溜溜、莫菜、酸木通、鸡爪黄连、猪耳根棵、牛舌头棵、打锣锤、田鸡脚、水牛舌头、大山七、羊舌头、酸鸡溜、大黄药菜。 入药部位:根。 性味:味酸、微苦,性寒。 功效:凉血止血,泄热通便,利尿,杀虫。 主治:吐血,便血,月经过多,热痢,目赤,便秘,小便不通,淋浊,恶疮,疥癣,湿疹。 相关配伍: 1、治吐血,便血:酸模4.5g,小蓟、地榆炭各12g,炒黄芩9g。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 2、治白血病出血,月经过多:酸模15g,水煎服。体虚者加人参、茯苓、白术各9g。(《福建药物志》) 药理作用: 1、抗菌作用。 2、抗癌作用。 3、其他作用:延长戊巴比妥诱导的睡眠时间。 相关论述: 《全国中草药汇编》:“凉血,解毒,通便,杀虫。主治内出血,痢疾,便秘,内痔出血;外用治疥癣,疔疮,神经性皮炎,湿疹。” 本文出自曲黎敏《黄帝内经养生智慧》 曲黎敏是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华医道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具有深厚的国学素养,精通文字学和传统医学,又兼通西方人类学。多年来,她一直致力于中医文化的传播和推广。 *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页。 长按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iuerfenga.com/nefsltx/5855.html
- 上一篇文章: 养10头母猪,一年纯收入超过
- 下一篇文章: 舌尖上的客家客家小吃大全漫心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