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和心下痞胃炎的治疗
1.荆防柴朴汤是小柴胡汤、半夏厚朴汤加上荆芥、防风而成,常用来治疗感冒后咳嗽反复、甚至微喘的患者。病如变异性哮喘、支气管炎、慢性鼻炎、花粉症等,有止咳、控制发作的效果。咳为何用小柴胡汤?是因为这种咳嗽迁延反复,来来往往,就是小柴胡汤证的“往来寒热”;为何用半夏厚朴汤?这种咳嗽,鼻咽痒或痛,胸闷、黏痰,就是半夏厚朴汤证的“咽中如有炙脔”;为何加判芥、防风?是此两药善于祛风止痒,不仅对皮肤瘙痒,而且对鼻子、眼睛、咽喉刺痒也有效。荆防柴朴汤比较安全,只要肝肾功能正常者,就可以服用。如果症状控制后,可以停服或减量。服药期间不宜进食鱼虾、辛辣等,以防过敏发作。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腹泻等,但往往泻后舒适,所以,只要一天不超过3次,应该无妨。近年来,我国部分大城市雾霾严重,呼吸道疾病易发,对那些过敏性的上呼吸道疾病,服用荆防柴朴汤,或许能解决部分患者的痛苦。2.小柴胡合半夏厚朴汤名柴朴汤,为日本人所常用。对于那些咳嗽咽痒、胸闷、精神紧张、对外界环境过敏、感染不明显者有殊效。3.麻杏石甘汤合半夏厚朴汤一患者10天前,受凉后感冒发热,退热后依旧咳嗽。已咳嗽10天。现症见:干咳,无痰,口干渴,无口苦、不发热、不恶寒,胸前区憋闷,二便调,眠安,食纳可。舌质淡,舌苔薄白,脉滑数。脉数,口干渴欲饮,为里热,即阳明病。脉滑,胸前区憋闷,为痰湿内阻而呼吸不畅。干咳无痰,为患者痰湿胶结于支气管,为痰湿遇热。无口苦,非少阳病。不恶寒、不发热,非太阳病。综合分析:该患者辨证为阳明病兼有痰湿内阻。方用麻杏石甘汤合半夏厚朴汤。4.胃病的治疗A.半夏泻心汤———呕、胀、利甘草泻心汤中甘草用量比半夏泻心汤多一两,生姜泻心汤是半夏泻心汤多加了四两生姜,同时减二两干姜。患者仅有呕吐、胃胀、肠鸣、下利,用半夏泻心汤。除上述症状,伴干噫食臭,用生姜泻心汤。伴完谷不化或者有睡眠障碍,用甘草泻心汤。如何准确应用这3个泻心汤呢?经验是:若患者胃胀,第一步先判断是否有表证,如果没有表证,再问进食凉物是否难受,如果难受,说明有干姜证。接着第三步问进食辛辣是否上火,如果上火,说明有黄连证。根据这3条就可以确定痞证应该用泻心汤系列,然后问睡眠好不好,用来判断是否为甘草泻心汤证。再问是否有口臭或者腐败气味,用来判断是否为生姜泻心汤证。如果既不是生姜泻心汤证,也不是甘草泻心汤证,就用半夏泻心汤。B.旋覆代赭汤治疗胃胀。嗳气后不舒服。旋覆代赭汤所治痞为气痞。其中虚痞、寒痞者,旋覆代赭汤主之。由于胃部功能差,胃里的气体不能往肠道中走,因此向上走食管,变为嗳气。嗳气内有酸臭味。女性居多,脉弱。生姜泻心汤:干噫食臭,打嗝后舒服,生姜泻心汤。本方证打嗝有酸臭味。口臭可以认为是干噫食臭,如果口臭伴有胃胀,平时大便不成形,应该用生姜泻心汤。C.气痞:胃胀且嗳气明显,属于气痞。a.其中虚痞、寒痞者,脉无力,用旋覆代赭汤。b.实痞、热痞者,脉有力,用大黄黄连泻心汤。c.虚实夹杂痞、寒热错杂痞者,一手脉有力,一手脉无力,上呕酸臭味,下利大便溏,用生姜泻心汤。D水痞:a.冷水痞胃胀、口渴,小便不利,就是胃里有水引起的胃胀,这叫水痞,用五苓散。这个属于冷水痞,喝冷水不舒服。b.热水痞:甘遂半夏汤治的就是热水痞。这个水痞,伴腹泻反快,舒服,心下满痛亦得略减。冷热水痞:五苓散和甘遂半夏汤合方。c.有表证的痞证。医圣规定,表解乃可攻痞。但桂枝人参汤却是表证、痞证同治。E.气痞证兼有阳虚:附子泻心汤。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iuerfenga.com/nefsltx/5302.html
- 上一篇文章: 吃饭没胃口,嗳气反酸,小心是慢性浅表性胃
- 下一篇文章: 堪称慢性胃炎的ldquo敌人r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