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小曲的制做过程
酿过酒的人都知道,酒曲在制作酒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因素,酒的口感和酒的产量都离不开酒曲,酒曲在我们这边叫酒药丸子,制作酒曲一般在秋冬季。这里以一斗米的配方为例,一斗米大概八斤米。 制做方法1 首先得去收集辣蓼草晒干,晒干后取叶子揉碎,晒干后的辣蓼草一般三到四两。 再去收集辣蓼草花,辣蓼草花或多或少,主要是增加甜度,金樱子也是三四两,减少酒的沉淀物,这两种可以不用晒,做酒曲时直接和米一起粉碎。 早稻米浸泡三四个小时捞出控干水分,加辣蓼草、辣蓼草花、金樱子一起粉碎,准备十粒酒娘捣碎,酒娘就是隔年的老酒曲,粉碎的混合物加少量水拌匀,不用太湿,能捏团不散就可以,然后放在捣碎的酒娘里团,使酒曲表面均匀的全部沾上酒娘。 团好的酒曲放到干净的稻草上,上面再盖一层稻草,然后放在密封的房间发酵,发酵也是最关键的,发酵不完全没用,发酵过了也不行,怎样确定发酵好了呢,那就是酒曲长毛但没有倒毛刚刚好,发酵好了先不急着端去太阳底下晒,先在阴凉处吹半干,然后再去太阳下晒干,这样酒曲就不会开裂。做酒的时候一般五十斤米八粒酒曲就行。 制做方法2 一、原料:大米、辣蓼草、桂树叶、桔树叶、扁豆叶、竹叶、田边草。 辣蓼草 二、粉碎:桂树叶、桔树叶、扁豆叶、竹叶、田边草各克,辣蓼草4公斤切碎晒干与50公斤大米混合,用粉碎机粉碎后待用。以上是50公斤大米为标准的配比量,如少量制作即按比例缩减。 三、制丸:将上述混合粉加入37摄氏度温水搅拌,加水量以手捏成团而不滴水为宜,做成汤圆大小的球丸。 四、装筐:把球丸放在筐里转动,边转边撒上药头(备用的老酒曲研成的粉)。药头用量控制在使球丸表面均匀沾上一层即可。把裹上酒曲粉的球丸装进筐(或谷筛)里,每装一层铺上一层稻草,注意球丸之间的间隔不宜过密。 五、发酵:将装好球丸的筐逐只放进谷仓,或选一墙角,底下铺上稻草,将筐放上,上面盖一层稻草,用薄膜包裹(气温高时不用薄膜)。发酵24~36小时,见薄膜或稻草上有水珠时,将覆盖物掀开,降温通风,以免温度过高,烧坏酒曲。待其自然冷却后取出摊晒,干燥即为成品。 六、注意:发酵是决定酒曲好坏的关键环节,必须严格控制温度。发酵良好的酒曲球丸上遍生一层白色细绒毛;如果温度过高,没有及时通风降温,酒曲上的白色细绒毛就会变黑,有霉样斑块,严重影响质量。 PS:每个地方配方不一样,有的地区只添加辣蓼草。 欢迎大家在留言区留言,我们一同讨论。 长按图片扫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iuerfenga.com/nefsltx/4537.html
- 上一篇文章: 治仔猪拉稀的5大误区,几点错误做法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